1、创新常见二种类型,一种是无中生有,一种是化整为零,从有到“无”。
微信这波妥妥是后者,不管是刚刚灰度发布的AI搜索,还是上线的ima,都是在用场景思维发酵,把AI化整为零,让它在微信生态里如毛细血管般自由穿梭,落地生根。依托生态天然的社交基因,降维重构所有基于熟人关系的对话、分享、群、创作、办公等场景,用行动诠释什么叫“场景为王”。
2、用MVP(最小化可行产品)策略去验证AI+场景的盈利闭环。
微信接入DeepSeek卡点精准得可怕,这背后是场景预埋的战略眼光。借着大模型热度,不仅省去用户教育成本,更通过场景化植入培养使用惯性。当用户付费意愿像游戏充值般自然产生—爽感驱动>功能需求,这种轻量化变现路径比百度字节们的高举高打狠多了。可以预见,微信生态内的营销组件正围绕混元大模型重构场景,13亿+用户势能将通过AIx场景裂变指数级释放。
3、第四次人工智能浪潮,将重构数字生态格局。
百度All in AI 1.0的成果肉眼可见,PC端搜索入口仍稳坐王座,亲测过不少改造后的AI工具,比如搜索图片,再AI一键优化图片等,虽优化精细度不如MJ、Liblib等,但胜在工具免费且场景嵌入度丝滑,普通办公需求可以得到即时满足。反观移动端战场,微信正在重写规则:当通讯入口叠加AI能力,社交场景就变成改造试验场,这波操作给所有正在做/准备做产品AI升级改造的人带来新的思考:随着第四次人工智能浪潮到来,生态格局将重新被定义,竞争不只是技术参数的竞赛,而是场景想象力的维度战争——谁能用AI重构用户行为链,谁就能定义新生态。
PS: 顾问公众号